< 返回 贝氏建筑事务所:延续贝聿铭的建筑传奇,让光影永恒.如何延续贝老的设计传奇? 2021年05月31日


从左往右依次为:贝礼中、贝建中 


贝氏建筑事务所追求在建筑创作中体现卓越的设计,旨在服务好人与环境并推动其提升改善。贝建中(Chien Chung Pei)和贝礼中(Li Chung Pei)先生继承了他们的父亲,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创作杰出建筑的严苛标准、匠人技艺以及服务社会的人文精神。贝氏合伙事务所于2019年更名为贝氏建筑事务所(PEI Architects),以更好地彰显整个团队不懈追求优秀的设计能力所做出的贡献。


贝氏建筑事务所凭借多年积累的知识及设计经验,在世界各地出色地完成了若干建筑项目。每个项目都回应了我们的设计理念:“尊重过去历史,响应当下需求,打造不朽建筑”。



图片




图片
法国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作为最早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的设计源于理性的几何形状,但又暗藏着东方哲学意境的张力,开创了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建筑新时代。贝聿铭先生曾在中国苏州,短暂地度过了孩童时代,也正是这些生活记忆,让他的设计思想超脱于一众建筑设计大师,构成了西方建筑文化中少有的典雅趣味。

从学生时代起,贝聿铭就不满足于BeauxArts“传统学院派“的设计教学方法。他另辟蹊径,从现代大师的作品中,寻找到了他信奉建筑所需要有的永恒精神。

图片
苏州博物馆
图片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



从他早期设计的建筑设计作品中,隐约地可以看到前辈大师们的设计手法。诸如,勒·柯布西耶的极强雕塑感设计,和密斯·凡·德罗的精巧建筑结构设计,都曾被贝聿铭巧妙地结合在同一座建筑当中。



图片
日本美秀美术馆


随着岁月增长,贝聿铭先生的设计手法越发成熟。他将之前领悟的建筑技法融会贯通,用之于无形,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建筑特色,并可以鲜明地表达了出来。

 

 “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聿铭先生的设计名言,他认为光是建筑的生命。建筑层次分明的光影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使每一刻的感官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



图片
法国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贝聿铭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让他的设计理念极致完美地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历史悠久宫殿的新入口,这座几何感十足的金字塔,既满足了卢浮宫每日大量游客进出的需要,同时也将太阳光引入地下,为古老的卢浮宫增添自然色彩。



图片
法国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一笔能完成的时候,为什么要用两笔?”贝聿铭先生讲究言简意赅的设计语言,他的建筑通常会以简单的几何形态出现。在处理形式、空间和光线等问题之前,他首先会将业主复杂多变的想法,转化成实质性的建筑语言,再以组合的抽象形式来回应这些需求。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表述过“多言数穷”,他认为语言需要简化,只留下必要的信息,而贝聿铭先生将其沿用到建筑设计当中,始终保持对关键问题的清醒。他向人们表明, 现代主义不是一种机械主义,而是一种富有实质性的艺术形象。 
 
图片
图片
父子三人合照


贝聿铭先生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存在,他的建筑作品历经数十年,现在仍然光辉闪耀。建筑可以永恒,但人终会逝去,唯有设计思想能够传承。 贝氏建筑事务所从创立至今,为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很多项目做出了创新性的建筑设计,项目包括机构办公楼、博物馆、企业总部、医疗单位、住宅大楼、酒店、多功能综合建筑等,同时也有新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后贝聿铭时代”,由贝建中及贝礼中两位执掌的贝氏建筑事务所不但继承了贝聿铭先生的设计精神,又融入了对新时代的设计思考,将贝氏设计的建筑理念向未来迈进了一步。


传承,一直是贝氏建筑事务所的关键词。每位在贝氏建筑事务所工作的高级建筑师都在贝聿铭先生的影响与指导下,磨砺了数十载,即便是贝建中与贝礼中两位也同样。自哈佛毕业后,贝建中和贝礼中两位先生先后成为了父亲手下的建筑师,从最基本的工作,由一张张大样详图,一个个小空间做起,直到八十年代,贝建中先生被父亲派往巴黎担任卢浮宫项目的负责人,而贝礼中先生则被派往香港长达八九年,负责香港中银大厦的建设。

 

贝氏建筑事务所一直相信,一个优秀的资深建筑师,如果没有历经其导师数十年的言传身教和实战磨砺,是很难能够成就不朽的建筑作品的。


图片

图片


广西南宁中银金融中心

项目位于广西南宁,规模较小但仍贯彻着贝氏独特的设计风格。两座高度不同的塔楼,由低矮裙楼统一起来。其中较小塔楼的外表,覆盖着晶莹的双层幕墙,当夜幕降临时,它将会变身为城市中一座发亮的水晶立方体。本项目的中方联合体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图片
图片
广西南宁中银金融中心

水晶状的塔楼与选址临侧的塔楼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在建筑高度上更加突出,并且从建筑底部到顶部的整个立面形式,更强调纤细的垂直感。

图片
图片
广西南宁中银金融中心

建筑入口有一个光线充足的巨大中庭,贯通了四层楼高的空间,将所有建筑功能连接在一起,形成商业活动和人员互动的活力氛围。中庭顶部设计了富有韵律感的格子天花板,赋予室内具有秩序感的空间,这也是贝聿铭先生经典的吊顶设计手法。



海口江东国际金融大厦


本项目正在建设中,建筑面积92903平方米。本项目的中方联合体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被设想为是一系列错落的漂浮盒子,每个盒子都有独特的建筑造型,让人能清晰地分辨出盒子的功能差异性。



图片
图片
海口江东国际金融大厦


裙楼内部引入中式园林的禅意,布置了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庭院,将光线、空气和绿植融入建筑当中,以游园概念贯穿内部流线。当你进入建筑营造的静谧氛围里,就能享受到传统园林“步移景异“的体验。



图片
海口江东国际金融大厦

建筑入口处布置的大型庭院,位于裙楼的中心,有一个望向天空的大开口,可以直接看到塔楼。由于海口的气候宜人,这座建筑的许多空间都设计呈现为开放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最大限度地扩大面积,让使用者尽可能多地从视觉和身体上感受室外的自然空间。
 图片
海口江东国际金融大厦

不同的建筑模块之间通过裙楼屋顶相连,借此游览到屋顶景观和开放庭院。此外,底层开放的建筑空间和较低的地下室,为建筑内部提供了充足的光线和空气,目的是通过这些庭院元素激活项目的全部楼层活力。

图片
图片
三一集团三湘银行总部大楼


项目的设计挑战极大,建筑选址是一个非常狭窄的滨水区场地,有着严格的指标要求限制,但也拥有着极好的滨水观景视野。因此建筑须拥有多维度的尺度和视角,无论是从近景还是从河对岸。我们希望用一种相对独特的方法来塑造建筑群体,并赋予建筑群与周围环境截然不同的外观。



图片
三一集团三湘银行总部大楼


与邻近的建筑相比,建筑群几乎都是带有平屋顶的长方形盒子,而每栋建筑都基于相似但不同的曲线几何结构,缓解周边空间的单调性。裙楼屋顶通过类似“编织”的手法,将独立的建筑连结起来。为了增强三座主要建筑的相似性,裙楼及其基座之间的连接,由多层、宽大的拱门构成,而这些拱门会将人们的视线从地面引向天空,从而突出建筑在竖向的纵深感。



图片
三一集团三湘银行总部大楼

项目主塔楼的设计源自于几何学,展现出了几何表现形式的稳定性和坚固性,还有着动态和诗意的气质。最高的塔楼将其扭转的形体与建筑幕墙紧密贴合,向城市表达自然元素的变化与生机,成为场地北端的主要建筑物。南面三座塔楼,通过弧形的建筑立面,最大限度地为北面建筑及周边建筑提供更宽广的视野,将滨水景观引入城市之中。建筑层层渐低的幕墙造型,会使人联想到“风中航行的帆船“意象,我们借以回应场地的临水性。中间椭圆形的办公大楼,在立面上向河边倾斜,以示对城市的尊重与包容。在河对岸,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座办公大楼的顶部第五立面。



图片

图片


东方市沿海岸线


2020年12月,贝氏建筑事务所与中方联合体设计单位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联手设计,赢得了海南省东方市城市规划设计竞赛项目。项目规划范围为9.5平方公里,位于海南岛西岸,是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项目开发自由贸易港口城市计划的一部分。方案由多个开发核心组成,希望在未来形成独特的经济、文化、居住和休闲区场所。



图片
东方市沿海岸线城市规划

在文化区,我们构想了一个景观化的海滨文化娱乐场所,以东方市标志性的灯塔纪念碑为核心,建造了一个活泼的市民公园。通过设置一系列高度为250米的标志性办公大楼,围绕着一系列相对较小的建筑,形成了吸引公众通往核心区域的引导入口。

图片


图片


广东佛山南海文化中心


南海文化中心旨在创建一个“新市民广场”,通过协调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平衡,加强城市文化元素之间的连接,比如图书馆、艺术展览和综合文化活动等多元文化使用场景。方案采用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在保证文化中心整体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各功能体块之间的相互干扰,打造出一个满足市民多层次互动交流的城市新空间。本项目的中方联合体设计单位为深圳华森设计公司。



图片
图片
三一集团三湘银行总部大楼

贝聿铭在建筑领域上获得过无数赞扬,作为贝聿铭的设计传承者,贝建中和贝礼中一开始涉足建筑领域就显得自带光环,尤其是在离开贝聿铭创建贝氏建筑事务所后。

图片
贝建中与贝聿铭探讨方案

他们继承了父亲身上对于建筑各方面的知识,消化成了自身的设计语言体系,并融入新时代的设计理念。作为一名建筑师,你需要用足够的知识,去引领其他建筑专业的人,让他们做的成果更切合设计意图。

在两兄弟眼里,贝聿铭就是这样一位通晓很多方面知识的建筑师,他在开始设计之前,首先会花大量时间去了解背景知识,并且提炼出问题的精髓,最后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解决它。

图片
法国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建筑师是最后一个’你必须知道一切‘的职业。”   ——贝聿铭



贝氏建筑事务所借由建筑巨人贝聿铭的肩膀上,眺望到了更美好的建筑未来。

一个建筑需要延续为整体的一部分,成为永恒的、持续的历史的一部分,才是好作品。建筑不是快时尚,它需要历经岁月的磨砺后,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才算拥有超越时代的永恒。
 


而创造伟大的经典,才是建筑师的本质。



此文转载自贝氏建筑事务所